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中国湿地论坛(第六届)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成功召开
作者: 鄱阳湖站 更新时间: 2022-12-12

      2022129-10日,中国湿地论坛(第六届)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在线上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国家湿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江西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小组等14家单位共同协办。 

  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姜明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代表主办方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研究生表示了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中国生态学学会秘书长钟林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和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兵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钟林生在讲话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绿色发展建设,强调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高度重视,并对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在湿地领域开展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张甘霖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南京湖泊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我国湖泊湿地治理和生态修复做出的卓越贡献,重点强调了当前长江流域湿地研究与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刘兵代表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介绍了以鄱阳湖湿地为代表的江西省湿地的重要地位以及江西省湿地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并表示江西省会坚定不移的推进重点湿地保护工作。 

  本次大会以湿地生态过程与碳中和功能提升为主题,特邀八位知名专家作了内容丰富、主旨鲜明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作了题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双碳目标”的报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鲍达明副司长作了题为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促进湿地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吕宪国研究员作了题为松嫩平原农业景观中的湿地修复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杨桂山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湖泊湿地演变与治理保护研究的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真理教高作了题为长江十年禁渔能够挽救中华鲟吗?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秀波研究员作了题为候鸟迁徙通道水鸟栖息地保护策略的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严登华教高作了题为国际重要湖泊湿地水体演变驱动机制及保育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秦伯强研究员作了题为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实践—以太湖为例的报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张运林共同主持了开幕式的特邀报告。报告内容精彩纷呈,为促进新时代中国湿地科学的繁荣发展、支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也为参会学者们提供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开幕式和特邀报告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500人。 

       分会场学术报告分别围绕“湿地生态过程监测与模拟”“湿地碳汇功能与全球变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湿地宣教、保护与管理”4个议题,安排了90余个口头报告。来自全国各地湿地领域的领导、专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开展了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学术交流。各分会场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多彩,科学问题定位清晰准确,表达深入浅出,引起了参会者的强烈兴趣。各分会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将近300人。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武海涛主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徐力刚研究员宣布了16位优秀研究生报告获得者名单。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神祥金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最后,武海涛宣布了第七届中国湿地论坛主办方为聊城大学、举办地在山东聊城,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张保华代表第七届中国湿地论坛主办方进行发言。


  本次中国湿地论坛(第六届)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天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百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5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江西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对本次会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有效保障了大会的成功召开,获得了与会领导、专家等高度认可。本次大会为全国湿地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学术研究交流的平台,通过与会学者间的互动交流及后续的科研合作,有利于推进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有效发挥湿地碳汇功能,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pyl@cern.ac.cn TEL:1536605158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